举报投诉联系我们 手机版 热门标签 摩特网
您的位置:摩特网 > 九江镇 历史沿革 地理气候 佛山市南海区

九江镇 历史沿革 地理气候 佛山市南海区

2023-08-05 04:16 佛山市南海区

 九江镇 历史沿革 地理气候 佛山市南海区

九江镇 历史沿革 地理气候 佛山市南海区

佛山市南海区

九江镇于2005年1月10日由原九江、沙头两镇整合而成。合并后,新九江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紧邻西樵镇、顺德区、高明区、鹤山市、新会区等市镇,面积94.7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2万人,外来人口8.4万人,下设5个社区居委会,23个行政村,是珠江三角洲为数不多的典型水乡,也是南海著名的侨乡。全镇有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15万,足迹遍布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九江的龙舟文化名扬天下,九江队曾代表中国出战亚运。九江双蒸酒、九江煎堆也是海内外文明的特产。

中文名

九江镇

英文名

Jiujiang Town

所属国

中国

所属市

佛山市

面积

94.75平方公里

人口

10.2万(2012年)

主要民族

汉族

特色产业

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

著名景点

兰桂坊、磺玑鹭鸟天堂、何氏大宗祠等

方言

粤语

下辖地区

下西村、下北村、海寿村等

车牌代码

粤Y

电话区号

0757

邮政区码

528203

行政区类别

历史沿革

南海市九江镇位于南海市南端。地理坐标为北纬22°48′11″~22°53′3″,东经112°49′54″~113°3′46″,总面积75.89平方公里。东部与顺德市交界,南部与新会、鹤山,西部与高明、西岸隔西江相望,北部与南海市西樵山旅游度假区和沙头镇接壤。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九江隶属南海县。南宋祥兴元年(1278年),九江地为翔龙府南海县属。明洪武元年(1368年),九江隶属广州府南海县。清,九江仍隶属广州府南海县。

民国元年(1912年),九江在广东省南海县辖内。15年3月16日,九江堡从南海县析出筹设为省辖市。17年9月17日,九江回归西区善后管理委员会南海县辖。21年,九江归广东省中区绥靖公署南海县辖。25年,九江归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29~34年抗日战争时改属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南海县辖。1949年,九江属广东省南海县。

1950年后,九江依次为珠江专员公署、粤中行政公署、佛山专员公署、广州专员公署、佛山专员公署、佛山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佛山专区(后改为佛山地区)革命委员会和佛山地区行政公署下属的南海县辖。1983年6月,九江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县隶之。1992年9月,九江归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市管辖,至2002年不变。2002年底,九江镇辖1个城区、16个行政村,20129户70571人。

地理气候

航拍九江

九江是一个典型的“鱼米之乡”,境内河涌纵横、鱼塘密布,农业以淡水养殖业为主。全镇有各类农业用地58507亩,其中鱼塘34290亩,大小鱼苗场63个,养有四大家鱼(鳙、鲢、鲩、鲮)、桂花鱼、加洲鲈、艮鲫、丰鲤、鲶鱼等十多个品种,鱼花、鱼苗每年产量为800多亿尾,占全国鱼苗产销量 的50%。

2005年南海区区划调整后,原九江镇和沙头镇合并为新的九江镇。合并后的九江镇位于南海西南部,紧邻西樵、顺德、高明、鹤山、新会等市镇,面积94.75平方公里,下设5个社区居委会,23个行政村,户籍人口约10.2万人,外来人口8.4万人,有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16万人,足迹遍布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珠江三角洲的典型水乡、侨乡,也是南海西南部重要的物流和制造业基地。

全镇辖22个村:南方村、上东村、下东村、大谷村、新龙村、梅圳村、敦根村、沙咀村、上西村、下西村、下北村、海寿村、河清村、磺矶村、烟南村、镇南村、西桥村、石江村、水南村、南金村、北村村、朗星村、英明村。

沿着“物流带动、工贸并进”的发展思路,我镇以“打造大港口、开发大市场、推动大发展”为目标,致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抓紧重点项目招商。期间,先后引入和启动了中国外运、南鲲“两大码头”,九江金属材料、大转湾鱼珠(国际)木材夹板“两大市场”,珠银(钢铁)电子交易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两大中心”,佛山首钢中金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广东九江钢材城和中铁物资广东钢材交易中心等多个重点物流项目的开发建设和招商。历经五年多的培育,现代港口物流业作为九江新兴主导产业的产业框架已逐步成型,招商和经营亦渐入佳境,曙光初现。

社会经济

九江第一高楼——辉利大厦

智慧,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开拓进取,一马当先,民营经济遍地开花。经过近25年的发展,形成了金属制品、服装、床上用品、包装印刷、装饰板材等支柱行业。其中,金属制品和服装行业更是硕果累累。全镇金属制品企业数已达到200多家,产值达到20多亿元;服装类企业200多家,年产值超20亿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制罐王国”、“皮衣(服装)之都”。

农业

九江镇的大片鱼塘

九江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位于西江和北江之间,镇内鱼塘密布,是传统淡水鱼养殖基地,镇内鱼塘面积34000多亩。过去九江镇以放养草鱼、鳙鱼、鲢鱼、鲮鱼等四大家鱼为主。大力改造养殖环境,推动规范化无公害养殖,建有“海寿通威鱼无公害养殖基地”,养殖水平不断提高。桂花鱼、加洲鲈鱼、生鱼、鳗鱼、西江钳等高值品种成为替代传统品种的主产品。

从古至今,九江镇都是著名的鱼苗养殖地。众多鱼苗养殖基地在九江镇遍地开花。育种优良,省内外养鱼人多数在九江镇购买鱼苗。花鳗等新品种开始试养推广,向优质高值方向发展。2006年,水产养殖收入达到5-6亿元。

工业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九江已从一个纯农业镇转变成一个新兴的工业城镇。全镇工业企业有1353家,初步形成了以金属制品、服装家纺、装饰板材、家具制造、包装印刷、特种作业车生产、酿酒等为主的行业发展格局,其中,又以金属制品、服装家纺两大行业为镇的主导行业。两大主导行业企业共有605家,占全镇工企业的44.7%,2007年产值达69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53.9%。金属制品业方面,作为九江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九江就有“制罐王国”的美誉。

服装家纺业同样是九江一个发展较早、行业基础较厚实的行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就曾赢得“皮衣(服装)之都”的美誉,涌现出No.1、雅诺仕、名人、帝豪、梦莎、富仕、稳德福、果皇等知名服装和床上用品品牌。九江粤海汽车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特种作业车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以上,产品远销日韩、港澳等国家地区,市场前景良好;九江酒厂生产的“远航”牌双蒸米酒享誉海内外,在国内米酒业界具一定的影响力,成为南海的纳税大户;印刷包装业发展平稳,全镇145家印刷包装企业的产值约8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6.3%。

第三产业

九江汇龙城商业步行街

九江商风浓厚,史上有“小广州”的美誉,聚合万商云集。[1]《九江儒林乡志》载道:“上自长磡头,下至显步桥。逾桥,迤南东福里,迤南船栏街。东西两岸为街二十六,为铺肆一千五百有奇,万贾丛集,百工填委,洵邑中圩市大者。”商风之盛孕育出九江人善商、精商的思维特质。2005年区划调整后,新一届党委政府积极推行“商贸旺镇”策略,以调整全镇商业发展布局、重点发展和培育镇内商贸中心和集贸点为突破口,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等措施,先后引入了好万家购物广场、九江商业步行街、洛明时代广场、沙头沙龙明轩、保捷广场、铂思广场等一系列大型商贸项目,镇内商贸、集贸点逐渐形成,商贸发展形势喜人。

物流

九江镇

区域调整后的新九江区位优势异常明显:邻近西樵、顺德、高明、鹤山、新会等市镇;境内公路网线遍布,325国道、佛开高速、龙高公路等省、国道纵横交错,近邻“佛山一环”快速干线,建设中的“珠二环”高速公路穿越九江,西、北江干流更成环抱状流经镇的南北两部,江岸线总长达27.5公里。镇内共建有大小码头7个,配备有完善的海关、口岸、检验等功能,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初引入国内物流业领军企业中国外运集团,启动了对南丰货运码头的升级改造工程。改造工程预计首期投资达3.5亿元,计划在今后3-5年内,把南丰码头扩建升级成为码头岸线长400米,货运吞吐能力达300万吨以上,国际标箱达30-40万箱的珠三角内河航运最重要的码头之一。同时,经过招商,镇内另一重要码头南鲲码头现已签订协议进行股权重组。依水而立,逐水而兴,九江物流业前景一片大好。

九江镇

经过两年的发展,该镇的物流行业建设已经初显成效,镇内港口货物吞吐量和国际标箱吞吐量与2005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0.41%和74。70%,而得到中国外运集团注资扩建的南丰码头货物和标箱吞吐量更是分别同比增长达84.49%和90.94%。同时,为向码头物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该镇着重建立市场对镇内传统行业和周边兄弟镇(街)的产业依托承接,其中规划面积逾万亩的金属材料市场一期3000亩中已有两千亩已完成认租;成功启动了服装家纺工业城,规划面积约1000亩,首期开发的500亩招商形式良好;此外,夹板市场的招商洽谈也正在紧密进行中。

下阶段,九江镇委、镇政府将继续围绕“儒林水乡,江滨新城”的发展定位,紧抓《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契机,继续坚持“物流带动,工贸并进”的发展战略,审时度势,勇敢创新,顺势而为,坚定执行《九江镇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努力打造“物流重镇、水产大镇、文化名镇”,争取把九江建设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不断改善、群众素质不断提高的,以内河港口为依托集物流商贸、居住、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传统岭南水乡风貌和深厚侨乡文化底韵的江滨新城。

科教文卫

教育

九江中学

九江镇拥有中小学校(幼儿园)40所。其中:高中学校2所(九江中学)沙头(南海中学分校)、成人学校2所、初级中学3所(九江镇初级中学<曾铁和纪念初中>、儒林中学、华光中学)、职业技术学校1所(九江职业技术学校<曾铁和纪念高中>)、小学11所、幼儿园23所,另有1所民办小学和1所九年制民办学校;全镇共有7所学校获“广东省一级学校”,3所学校获“佛山市一级学校”,2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均为“广东省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所有学校的办学条件均达到区一级以上。等级学校占学校总数的88.2%,其中优质学校占学校总数的70%。

卫生

九江镇某机构技术设备

九江镇的医疗卫生设施不断完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全镇拥有卫生机构20家,其中中心医院1家,分所2家,卫生站17家;卫生人员214人,其中医技人员197人,占92%,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36人:床位160张,农村医疗复盖面100%。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沙头分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社区卫生服务于一体的全民所有制的国家一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7年1月与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佛山市南海区中医院)进行资源整合,成为其分院。

九江医院于1991年被评为国家一级甲等医院,1995年通过“爱婴医院”的评审;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购置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共66台(套),促进了医疗业务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电脑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2012年,九江医院改称佛山市第九人民医院,新建门诊大楼和住院部大楼,购进大量设备,以及完善各种设施

文化特产

方言

九江话(九江镇方言)是九江镇独有的语言,有自己独特的词汇和语法、读音也与粤语有所不同,是九江不可或缺的文化。

九江话是上几代留给我们宝贵的特有粤语方言,它有别于纯正的粤语,有一种独特的风情,正所谓乡音不改,乡情不变。九江方言的正统读音被许多九江人忘却,作为我们九江人嘴边的文化,我们需要行动起来,保护九江方言文化。

龙舟

九江龙舟

九江龙舟平时沉于水底,以泥埋藏防木质腐朽。每年举行龙舟活动前夕都会“起龙”,把龙舟从水下的泥土中挖出,然后清洁龙头、龙尾,上漆翻新,准备工具、饰品。举行活动当天天未亮时要装上龙头龙尾,然后进行“采青”。天亮后,龙舟盛装打扮,在九江圩涌段来回游弋表演,称为“游龙”。翌日,结契的龙舟相聚竞渡,争夺高标,互赠彩旗,互到村里拜访,请吃龙舟饭。晚餐后,结契龙舟在河涌里划行,互相送别,俗称“送契”,有闹至深夜方休。活动一般持续2-3天,也有连续几天。结束后,复将龙舟沉埋于水底。

九江划龙舟并不是在端午节,而是在国庆节。(五一劳动节在沙头举行龙舟赛)在九江、沙头,明、清两代已经很盛行在端午划龙舟了。民国时期,划龙舟活动改在秋凉初届、农事稍歇的八九月间举行。抗日战争胜利后,定位10月10日划龙舟;新中国成立后,则在10月1日游龙、赛龙舟庆祝国庆,端午不再划龙舟。

煎堆

九江煎堆

九江煎堆的制作方法是一门艺术,在色香味形等方面都要求完美,是制法独特的年宵食品之一。其特点是色泽金黄,形状扁圆,较油。九江煎堆是南海九江镇的传统特产。“煎堆”曾被成为“碌堆”,唐朝时期就已被作为宫廷中的食品。清朝时,九江人邹便南改革煎堆制作工艺,改良而成的“九江酥皮大煎堆”非常受欢迎,并在民间普及制作。20世纪30年代初期,九江煎堆已出口至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和美洲各地,同九江双蒸、鱼花一道被誉为“九江三件宝”。1986年,九江煎堆被编入我国第一部介绍中国土特名产的大型辞书《中国名土特产辞典》。与龙江煎堆一起一直是年宵食品的名角,在广州和珠三角,名声比盲公饼还要响。近几年九江煎堆在九江以及附近地区甚至海外都很受欢迎,每年的产品除了在广州、佛山等地区外,还远销港、澳、英、美等地。

双蒸酒

九江双蒸酒始创于清朝道光初年,距今已经有差不多200年的历史。两个世纪以来,承集数代九江先辈的辛劳与智慧,九江双蒸酒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酿造技艺。它主要以大米为原料,用大米、黄豆制成酒曲,采用续添蒸饭、再度发酵、冷却馏酒、斋酒贮存、陈肉酝浸、精心勾兑、过滤包装的方法酿造而成,具有“玉洁冰清、豉香纯正、醇滑绵甜、馀味甘爽”的独特风格。

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是在南海九江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条件下孕育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借助西江河畔适宜的局部气候、清冽的水质和独特的酿造工艺,九江人民酿造出适合岭南气候条件下饮用的优质米酒。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的发展史,既是一部明清以来南海九江酒业的专业发展史,又是一部南海手工业、商贸的发展史,同时也是岭南文化发展史的一部分,更见证了华人海外图存的艰难历程。

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与中国其他传统技艺一样,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独创精神。这种精神随着九江双蒸酒从未间断的内销与出口,建立起跨越时空的文化影响力,这奠定了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具有珍贵的历史、科学、人文、民俗、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1952年,九江镇12个酒坊组成联营社,成为九江酒厂的前身,并成为九江双蒸酿造技艺的唯一传承单位。发展至今,九江双蒸酒年产量4万多吨,畅销于省港澳、广西、海南甚至欧美唐人街。

旅游资源

兰桂坊

兰桂坊就在九江烟桥村,这其实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古建筑群,岁月洗礼过后,只剩下2间房屋和一个门楼,颓垣败瓦处长出的几株榕树已参天蔽日,仿似是忠实的守护神,等候着主人的回来。驻足门楼前,探头举望,横额石上“兰桂坊”三字赫然入目,向过客诉说着一段尘封的历史,檐下的墙头四周绘有传统的中国壁画,壁画上“光绪二十年”的题款揭示着此屋已经历了人间百多年的风雨了。眼前的建筑是典型的清末民初岭南建筑风格,青砖墙上的砖雕、灰雕保存良好,而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该屋面向大路一边而开的一列窗户,窗框是用麻石砌成,传统的中式建筑,而窗蓬却带有明显的西洋建筑风格,虽经风雨侵蚀,其花纹图案的雕刻仍显得十分精致,色彩艳丽,即使不经任何修补,时至今日,仍不失其建筑艺术上的光华。

海心岛度假村

海心岛度假村位于佛山市九江镇西江流域中心的海心岛(当地居民将其称为“海心沙”)上,全岛总占地1700亩,共分为两大板块,其中位于西江下游的地域是香蕉种植园,而位于上游的地域则属于度假村规划建设用地,占地约400亩。岛上植被茂盛,果木成荫,环境优美,水路交通便利,生态观光旅游资源丰实。

度假村离佛开高速公路九江出口处几公里,距九江镇、龙江镇中心约5公里,与高明市、鹤山市隔江相望,距南海、佛山、顺德、鹤山市区均在30分钟车程之内,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不仅是佛山地区海岛生态旅游度假最理想的区位,更对周边地区客源市场以及珠三角地区客源市场来讲均有较强的辐射能力;在1小时车程内辐射地区则拥有国内最发达消费城市群,拥有3000万以上的境内外客源市场。度假村独有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是开发特色产业不可多得的稀有资源。

磺玑鹭鸟天堂

九江磺玑鹤巢自然保护区

九江镇璜矶村风水、学堂两村村前,有一处可以媲美新会“小鸟天堂”的名胜-九江磺玑鹤巢自然保护区。这里地处九江水乡之腹,河涌交错,环境幽静,于河堤塘基上,长着一片连绵茂密、锐刺横生的勒竹林,面积有0.6公顷,自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勒竹林中栖息着树万只会、白两色的鹭鸟,颇为壮观。每当晨曙初现之时和傍晚时分,各种白鹭、灰鹭甘草鹭因昼伏夜出或昼出夜伏的习性而交相往返,群鹭上下翻飞,百鸟齐鸣,与霞光类景辉映,构成一幅幅世间奇景。

何氏大宗祠

何氏大宗祠位于九江镇烟桥村大巷口。始建年代不详,清嘉庆十九年(1814)重建,光绪十八年(1892)重修。题额为清同治六年(1867)顺天举人顺德梁骝藻所书。二进三间、抬梁式木构架、镬耳山墙硬山顶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木雕、砖调及灰嗍精巧,手工精细,人物、花鸟等栩栩如生。祠内有咸丰九年(1859)探花顺德李文田题匾“惇叙堂”。

崔氏大宗祠发

崔氏大宗祠又称山南祠、崔氏始祖祠,位于南海区九江镇沙头城区内。宗祠坐北向南,面阔五间、纵深五进,有108个门口,现存有牌楼式的头进、牌坊及厢房。

崔氏宗祠前后经过了多次维修。1985年的维修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全按“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进行修缮,破坏了原建筑的形制与原貌。为恢复“山南祠”以前的原貌,南海区政府特拨款30万元再次全面维修,完全按照文物修缮“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保留瓦面和瓦脊,头进后座的混凝土梁架、混凝土柱则更换成木梁架、石柱,后加的4条混凝土柱予以拆除,梁架和额枋按原貌直接支撑在砖墙上,剔除地面复盖红色水磨石米,以恢复其历史原貌和形制。日前,崔氏大宗祠修缮工作已经完毕,将于2004年底与曹氏大宗祠一起验收。

150多年前,朱九江开设“礼山草堂”,开一代儒雅书香之风,培育了康有为等栋梁之材。昨日,九江镇举行了朱九江先生纪念公园的奠基仪式。据悉,该公园建成后将免费向市民开放,并举行各类公益性文化交流活动。

据了解,朱九江位于下西村的故居以及其学生为纪念老师而建造的京卿第,均为清朝末年的岭南建筑。为了恢复原貌,纪念公园兴建在故居原址旁,面积达11.4亩,项目投资约1000万元。

吴家大院

九江镇吴家大院

吴家大院是古时吴家大宅,后来改作镇政府,这里曾经是九江镇中心。随着经济发展,九江镇政府迁到西江边的江滨新区,吴家大院有一段时间没有人打理。吴家大院环境幽雅,一派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九江政府把吴家大院翻新,现已完工,并免费开放。

三元桥

九江镇三元桥

三元桥座落于南海区九江镇儒林社区船栏街旁,建于清道光年间,桥向东西,横跨九曲十三湾,东端接在船栏街,西端接在现九江文化中心。桥长17.67米,宽2.44米,桥面行人道宽2.1米,桥栏高0.8米,桥高2.3米。全桥以花岗岩石砌成,是壁拱式拱桥,桥孔宽5.37米。桥栏两旁中间原有石刻“三元桥”与“道光年建”的文字。在文革期间,桥上石刻文字被判作四旧而被铲除,现字样痕迹尚存。一九五五年,旅港乡贤关志显先生捐资对该桥进行修葺。该桥整体保存完好。据说,九江人为鼓励读书的士子,争取连中三元而建该桥,凡是赴试的举子,都先走过该桥才去考试的。

良二千石

良二千石牌坊

良二千石牌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修。四柱三间楼阁式牌坊,高七米,长11.94米,深2米。以狮子以及花鸟图案石雕装饰。正上方刻着“恩荣”,下方为“良二千石”,右侧刻有“两广军务巡抚广东地方左都御史兵部左侍郎正”。左侧刻有“万里二年甲戍科进士朱让”。该牌坊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

海寿

海寿

海寿岛是一个扁长的江心岛。虽然两边都是林立的高楼,位于江心的海寿岛却是“鸡鸣深树、牛卧草坡”的一派田园牧歌的风光。

海寿并没有被开发,没有太多娱乐设施。岛上居民与世无争的生活如田园诗一样悠闲、像田园画一样明快。正因为这样,人们喜欢来到海寿,脱离喧嚣,无忧无虑。岛上有单车出租,海寿沿岸有许多餐厅。的确是悠闲消遣的好地方。

面对九江镇进一步被南海、佛山边缘化严重,为了弥补边缘化的不足,九江镇提出了西联西樵,组团脱离南海区,独立成为樵山区,共同组团构建新市区,区级领导不重视九江镇,意味着九江要出路得自己找,然而找到的出路牵涉到很多不关事的南海区他镇人民的所谓利益:南海区一定要完整,即使九江镇穷,也不允许九江独立出南海区发展,生要做南海区的人,死要做南海区的鬼,为此,已有九江镇民通过佛山市长信箱向市领导提出九江西樵抱团地理发展的计划。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市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目标任务,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2]

政治经济

行政区划

辖:南方村、上东村、下东村、大谷村、新龙村、梅圳村、敦根村、沙咀村、上西村、下西村、下北村、海寿村、河清村、磺矶村、烟南村、镇南村、西桥村、石江村、水南村、南金村、北村村、朗星村、英明村

经济状况

九江是一个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商。埠目前,全镇金属制品企业数已达到200多家,产值达到20多亿元;服装类企业200多家,年产值超20亿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制罐王国”、“皮衣(服装)之都”。涌现出no.1、雅诺仕、“名人”、帝豪、果皇等知名服装和床上用品品牌。此外,酿酒、特种车改装、印刷包装等行业亦有声有色,九江粤海汽车有限公司,2004年的清障车生产突破1000辆,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成为名副其实的“清障车生产基地”。九江酒厂年产量达4.3吨,名列全国白酒行业第七、米酒行业第一,创税1亿多元,成为南海名副其实的纳税大户。2005年上半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74.1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8.6%;工农业总产值63.5亿元,增长23.8%。其中,工业总产值60.98,同比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8.72亿元,增长50%。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2亿元,增长20.2%;全镇总用电量20059万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15263,增长8%;工商税收2467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8.3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工业投资5.5亿元,增长21.2%。

社会事业

九江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南海的传统教育强镇。一直以来,九江镇委、镇政府坚持崇文重教传统,紧紧围绕“办一流教育、创教育强镇”的总体目标,以“均衡、优质、特色”的发展格局,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师待遇,落实“名师工程”,实行校长竞岗,推进素质教育,全镇教育水平稳步提升,“升中优质教育”、“科技创新教育”、“龙狮特色教育”等三块教育品牌逐渐凸显,2003年、2007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镇”。

目前,镇内有公立中小学校16所、民办学校3所、幼儿园22所,其中“省一级学校”6所、“省示范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2所,省一级幼儿园1所。全镇有中小学教师850人、民办学校教师82人、幼师238人,中小学生18464人、在园幼儿3000多人。2009—2010学年度,我镇师生参加各级比赛成绩突出,其中获国家级奖励的675人次,获省级奖励的947人次,获市级奖励的765人次,获区级奖励的879人次,居全区前列。

参考资料

1.南海九江·俊才招聘网

2.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九江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中国九江

阅读全文
以上是摩特网为你收集整理的 九江镇 历史沿革 地理气候 佛山市南海区全部内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相关文章
© 2024 摩特网 motektv.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