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功能
猴菇菌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真菌,性平,味甘,利五脏,助消化,滋补,抗癌、治疗神经衰弱。经过深层发酵的培养物经分离提取所得,主要成分为多糖、氨基酸等,是猴菇菌片、复方胃宁片等制剂的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菌片
猴菇菌猴菇菌片,也称猴头菌片。临床上试用于治疗胃癌、食管癌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有一定姑息性疗效。本品对肿瘤具有卓越疗效的纯中药制剂,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癌细胞具有高度的抑制及杀灭作用,总有效率达91.11%,抑制肿瘤生长率达46%-88%对肝癌、贲门癌、食管癌、胃癌、胃窦炎、胃闷胀、胃痛、肠癌、肺癌、鼻咽癌、泌尿生
殖系癌等具有显著疗效。
猴菇菌营养分析
猴头菇含不饱和脂肪酸,利于血液循环,能降低血胆固醇含量,具有提高肌体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缓衰老,能抑制癌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恶性肿瘤,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疗效令人瞩目。
猴头菇性平、味甘;具有健胃,补虚,抗癌,益肾精之功效。
对于治疗食少便溏、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食道癌、胃癌、眩晕、阳痿等病症很有作用。
药理作用
猴菇菌1)抗溃疡和抗炎作用。
2)抗肿瘤作用。
3)保肝护肝作用
4)增加免疫力,抗衰老作用。
猴菇菌5)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增加心脏血液输出量,加速机体血液循环。
6)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
猴菇菌注意事项
宜食
适宜患有胃病,包括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食用;适宜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神经衰弱者食用;适宜痛症患者,尤其是食道癌、贲门癌、胃癌之人食用;也适宜心血管疾病患者食用。
忌食
猴菇菌补虚健胃,诸无所忌。
食用菜谱
猴菇菌清炖排骨
[原料] 鲜猴菇菌250克,猪排骨200克。香菇3个,精盐、酱油各适量。 (制法) 将鲜猴头菇浸泡去苦味;香菇泡发后切片;猪排骨洗净后切成小块。将猴头菇、香菇片、猪排骨一起放入锅中,放水适量,用旺火煮半小时,加入精盐、酱油即可。
[功效] 助消化,健身体。
蹄筋红烧猴菇菌
[原料] 水发猴菇菌200克,蹄筋250克,冬笋、火腿、海米各20克,鸡油、酱油、料酒、白糖、味精、葱、姜、猪油、精盐各适量。
(制法) 将水发猴菇菌顺刺切成片;蹄筋切成段;火腿、冬笋切成片;葱、姜切成豆瓣片。将猴头菇片、蹄筋段入沸水锅中焯一下取出。炒锅加猪油烧至七成热时,倒入猴头菇片、蹄筋段爆炒,倒入漏勺,沥去油。原锅加葱片、姜片、火腿片、冬笋片、海米、猴头菇片、蹄筋段,再加料酒、精盐、酱油、白糖、味精和水,烧沸后改小火烧至汁浓,淋入鸡油,起锅装盘即可。
[功效] 助消化,强筋骨。
沙锅鸡脯猴菇菌
(原料) 水发猴菇菌800克,鸡脯肉600克,干贝50克,火腿120克,冬笋100克,腐竹80克,清汤、葱、姜、精盐、料酒、熟猪油各适量。
(制法) 将水发猴头菇挤干水,切成片;鸡脯肉切成块;干贝去筋,洗净;火腿切成片;冬笋用刀拍松,切成块;腐竹洗净,切成段。将腐竹、冬笋、干贝分别下入开水锅中氽透捞出,放入沙锅内烧热,加熟猪油,烧至六成热时,下入猴头菇片、鸡脯肉块、火腿片,锅上旺火,加入葱、姜、料酒、精盐、清汤,炖至鸡脯肉软烂,出锅即可。
(功效) 适用于胃溃疡、胃炎。
母鸡炖猴菇菌
(原料] 干猴菇菌100克,净母鸡1只,猪肥肉120克,熟火腿、水发冬笋各20克,花椒、葱结、姜片、料酒、酱油、精盐、清汤、熟鸡油各适量。
(制法) 将干猴菇菌在沸水锅内煮约30分钟捞出,去根蒂,洗净,切成大块;母鸡去内脏,洗净;猪肥肉、熟火腿、水发冬笋分别切成片。炒锅上旺火加熟鸡油烧热,下姜片、葱结炸香,放猪肥肉片炒片刻,下猴头菇块、花椒、料酒、酱油煸炒,出锅倒入碗内,拣去葱结、姜片,与冬笋片、熟火腿片一起,从母鸡的开口处填入鸡膛,放大汤盘内,加清汤、酱油、料酒、精盐,入笼用旺火蒸2小时,至鸡熟烂时取出即可。
栽培技术
栽培方式
可以段木、代料袋栽方法进行人工栽培。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们对野生猴菇菌的驯化和推广人工栽培,市上供应的猴头增多。这种山珍才渐渐进入人们的筵宴,并成为某些菜系的名食。
栽培季节
猴菇菌的栽培季节,应根据其子实体生长温度以16-20℃为最适宜的特点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一般春秋两季均可栽培,华南地区春季在2-3月开始接种,秋季以9-10月接种栽培为佳。
培养料
培养料的配制:
(1)培养料的配方:
① 棉籽壳50%,木屑30%,麦皮16%,石膏或碳酸钙2%,糖1%,过磷酸钙1%。
② 草粉50%,木屑26%,麦皮20%,石膏或碳酸钙2%,糖1%,过磷酸钙1%。
③ 木屑69.5%,麦皮25%,黄豆粉2%,石膏或碳酸钙2%,糖1%,尿素0.5%。
配制时,先将主料拌和均匀,再将其它辅助料如石膏粉、过磷酸钙或糖等溶解于水后,缓慢喷洒入培养料中,料:水=1:1.2-1.5,使含水量达到70%左右。拌料后,将料堆成堆稍闷半小时,使料充分湿润,而且吸水均匀,防止干湿不匀现象。因为猴头菇喜欢酸性,培养料中不宜加石灰,使料的pH控制在4-5之间。
(2)装袋:前装培养料的塑料袋规格不一,但以15×55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常用,每袋可装干料0.2-0.25kg。装料前先将袋口一头用线绳扎好,装料时将料压实,上下松紧度要一致,且袋口要擦干净,以避免杂菌从袋口侵入。装满料后,从中央打上通气接种孔,再用线绳将另一口扎紧。
培养料的消毒:采用高压消毒灭菌,也可采用常压灭菌,当温度达到100℃后,保持14h以上,停火后再密闭4-6h。
播种发菌
待料温降至30℃以下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每袋接5个穴,接种后,将菌筒搬入培养室,按“井”字形堆叠发菌,培养室内温度维持20~25℃,空气湿度65%左右,遮光培养。于菌丝生长旺盛期(接种后15天左右),温度降低至20℃左右。经20-28天培养,菌筒的菌丝基本长满,应及时将菌筒搬入菇棚进行催蕾出菇。
出菇期管理:丝长满后,应进行条件改变处理,加大温差,给予散射光,并进行立架出菇。
(1)调节温度:实体形成后,温度应调节在14-20℃之间,以利其迅速生长,温度过高时,应早、晚开窗及时通风降温,以防子实体生长缓慢,应适当增加温度,促进其生长。
(2)保持湿度:水应掌握“勤喷、少喷”的原则。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90%左右。湿度过大,会引起子实体早熟,质量差;湿度过低,生长缓慢,易变黄干缩。
(3) 加强通风换气:持空气新鲜是促进子实体形成的主要条件之一。如果通气不良,CO2过多,易出现珊瑚状畸形菇。
(4)掌握适宜光线:猴菇菌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一定的散射光,若光线不足,子实体原基不易形成,对已形成的子实体,甚至造成畸形菇。但要防止阳光直晒。
采收
一般猴菇菌生长7-10天,当猴菇菌刺约0.5cm时,即将产生孢子前及时采收。猴菇菌采收后,清理菌袋菇根和老菌皮,扎紧袋口,继续培养10天左右即或形成第二批菇。一般管理好可采收3-4批菇,生物转化率达90-115%左右。
猴头菌的采收技术当子实体长到八九成熟时,即菌刺长到0.5厘米左右,孢子尚未大量弹射时,即可采收。此时菇体鲜重达最大值,风味好,如采收过早,产量低;如过晚,子实体纤维感增强、组织粗老、苦味很浓。
采收方法是:直接将子实体连根拔下,用铁耙去掉培养基表面的一层老菌丝。收获后,培养料要停水2-3天,重新分化出蕾时,重复前段管理。两潮菇的间隔时间为10-15天,一般可采收3-5潮菇,产量集中在前3潮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