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于1918年12月25日出生在米努夫省(Al—Minufiyah)迈特阿布库姆村(Mit Abu Al—Kum)。他有13个兄弟姐妹。父亲是一名军人。由于家境一直很艰难,因此,萨达特的童年是在贫寒困苦中度过的。
从皇家军事学院毕业的萨达特在萨达特的初级教育中读的最多的是《古兰经》,这使他成为了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到了萨达特的中学时期,正赶上埃及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时代。当时的埃及虽然于1922年名义上获得了独立,但实际上是英国的殖民地,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使埃及人民感到极大的愤怒,同时也在年轻的萨达特心中种下了仇恨的种子。而且,萨达特特别崇拜印度民族主义领袖莫汉达斯·甘地为反对英国在印度的统治而进行的伟大斗争,因此把甘地作为他人生的榜样,甚至连甘地的服饰他都模仿。
参与革命
1936年萨达特入开罗军事学院学习,参加了“青年埃及党”。1938年在开罗军事学院毕业。1939年秘密建立“自由军官”小组,因从事反英活动曾两次被捕入狱。1950年,萨达特投到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中,并成为其中的一名核心成员。
1952年7月23日,纳赛尔领导的革命获得了成功,把埃及人民从英国人的统治下拯救了出来。萨达特则代表自由军官组织在广播电台发表了第一个声明,向埃及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宣告,埃及从此获得了新生。埃及七月革命后,萨达特从一名普通军官一跃成了执政的“革命委员会”成员。
1956年,萨达特支持纳赛尔当选总统。并在1964年至1966年和1969年至1970年任副总统。
任内施政
1970年9月28日,当纳赛尔总统逝世后,萨达特担任了埃及总统,开始了他的总统生涯。萨达特继任之后,阿拉伯国家希望埃及再次强大起来,重新担任阿拉伯世界的领头人。六·五战后,埃及的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埃以的和谈毫无进展,西奈半岛也未收复。这些都与埃及的大国形象和阿拉伯世界的领头人作用极不相称。上任伊始,他便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他试图和平解决埃以纷争,由于以色列态度僵硬蛮横和谈失败,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埃及人民要求收复失地洗刷国耻,埃以“不战不和”状态使埃及精疲力竭,经济几近崩溃,在这种情况下,萨达特被迫以战求和寻求强国新途径,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是萨达特强国战略的重要一步。
萨达特、卡特与贝京,1979签署和平协议1970年10月,萨达特担任埃及新总统后,为了反击以色列侵略者,收复被占领的土地,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权利,决定在1971年对以色列采取军事行动。经过认真准备,埃及、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在1973年10月6日(即伊斯兰斋戒节和犹太教赎罪日)突然发起攻击以色列的战争,即第四次中东战争。在萨达特的指挥下,埃及军队取得了突破巴列夫防线以及歼灭以色列190装甲营的胜利,但是第四次中东战争未能全胜。
1972年7月,萨达特下令驱逐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宣布苏联在埃及领土上建立的一切设施和军事装备移交埃及管理使用。
1973年10月,萨达特命令埃及军队渡过苏伊士运河,和叙利亚一起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摧毁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线,对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发起进攻。埃及在这次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西奈半岛仍未收复。
1976年,宣布废除《埃苏友好合作条约》,禁止苏联军舰使用亚历山大港。1977年11月,萨达特亲自前往耶路撒冷同以色列总理贝京会晤,打开了埃以直接对话的渠道。同年12月,以色列总理贝京到埃及,同萨达特举行第二次会晤。1977年当选《时代》周刊年度人物。
1978年9月,在美国总统卡特的斡旋下,萨达特同贝京在美国签订戴维营协议。1979年3月,埃、以签订和约。1978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1980年同以色列正式建交,结束了两国之间长达30年之久的战争状态,并收回西奈半岛百分之六十九的领土。
不幸遇刺
但是,萨达特的行动在阿拉伯世界却引起了一场激烈的斗争,他们认为萨达特背叛了伊斯兰世界,因此联合起来制裁埃及。埃及国内的反对势力也乘机开始活动,想推翻萨达特政府,并密谋暗杀萨达特。
1981年10月6日,当萨达特总统出席在埃及首都开罗东郊举行的一次为庆祝埃及十月战争8周年而举行的盛大阅兵典礼时,四名假扮军人的宗教极端主义分子用冲锋枪向主席台进行了疯狂扫射,萨达特当场遇难,和他同时遇难的还有埃及武装部队参谋长和总统私人秘书等7人。就这样,这位埃及杰出的民主主义领导人,为了捍卫国家独立、维护国家主权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萨达特总统的遗体被安放在纪念十月战争阵亡的无名战士纪念碑下。[2]
为政举措
政治方面
萨达特出席阅兵式面对埃及国内外的困境,萨达特进行了种种努力。在国内权力斗争中,萨达特击败竟争对手萨布里集团,掌握了国家实际大权,为推进其强国战略作了权力上的准备。
外交策略
应对美苏
国际上,萨达特延续纳赛尔时的对外政策,与苏联保持亲密关系,并一再努力从苏联获取经济、军事援助,以及在处理埃以关系时获得苏联的支持。
在纳赛尔时期,因埃及主要依靠苏联,埃美关系冷淡,并在1967年六五战争爆发后断交。萨达特执政后,两国关系有所缓和。1973年十月战争爆发后,美国积极在埃及与以色列之间斡旋,促成埃以达成停火协议及两个军事脱离接触协议,埃美关系迅速改善。1974年2月,两国复交。此后,埃苏关系不断恶化,而埃美关系飞速发展。到萨达特去世时,美国已成为埃及的主要依赖对象,而埃及成为美国在中东的重要战略盟友。1979年,美国的援助却大幅度增加。1977—1980年,美国向埃及提供的经济援助年均超过10亿美元,四年总计达43.11亿美元。
埃以关系
在外交政策上,萨达特推行“积极中立”和“不结盟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力图打破中东“不战不和”的僵持局面,谋求和平解决中东问题。1973年10月6日,萨达特总统亲临前线作战指挥部,指挥举世闻名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一举突破“巴列夫防线”,雪洗了因1967年“6·5”战争所蒙受的耻辱,收复了苏伊士运河东岸的部分失地,打破了以色列自吹自擂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它使世界各国看到埃及有能力作出军事抉择,为以后和平解决阿以冲突问题铺平了道路。“十月战争”后,萨达特总统不顾阿拉伯盟友方面的反对和超级大国的阻挠,毅然走上了通往和平的道路。
1977年11月19日至21日,萨达特作出惊人之举——访问了以色列并在其议会发表了演说。1978年9月18日,在美国的斡旋下,埃以双方签署了戴维营协议。次年3月26日,又签订了《埃以和平条约》,正式结束了持续30多年的战争状态。
经济政策
对外开放
埃及自1967年六五战争惨败后,尽管经济极端困难,但面对强敌以色列的威胁,同时也为了报仇雪耻,埃及仍将军事重建放在优先位置。1974年4月,萨达特发表了一项涉及各方面工作的纲领性文件,题为《十月文件》。在经济领域,文件提出实行内外经济开放政策(对内对外都开放),努力利用外资,鼓励国内私人投资,同时巩固和调整公营企业。4月18日,萨达特将该文件提交给人民议会,并于同年5月交付全民投票通过。
根据1974年制定的《关于阿拉伯与外国投资和自由区》法律,埃及实际上在所有领域都向外资开放,政府保证禁止国有化,对新投资5—8年内免除税收和关税,允许外资自由转出利润和资本;对国内私人投资者也给予保护,并享有同样的税收和关税待遇;对外贸易实行自由化;根据1974年的93号法令,埃及人被允许作为埃及境内外资企业的代理人,个人(游客或在外工作者)在“自主进口”的原则下,允许将商品带回国内;1975年颁布的118号法令取消了国家对外贸的控制,除一些基本商品外,私营企业允许自由出口绝大多数商品;1976年的97号法令允许建立一个外汇交易市场,放宽对外汇的控制。
总的来说,经济开放政策的实施扩大了埃及的生产基础,使埃及摆脱了1967—1973年间的经济停滞,1973—1978年间经济的实际增长率达5%—6%,1979—1980年间约8%—9%,这一时期经济的增长速度高于纳赛尔时期1960—1965年间的6%的年均增长;人均收入的增长年均达3%—6%。
石油战略
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贝京1973年,萨达特大力发展石油工业,这是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十月战争后出现的世界性能源危机,为埃及加快发展石油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国际条件。美国大陆石油公司负责人斯夸尔斯的谈话,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他说,和平已成为事实,所以我们前往埃及。现在由于全世界都在闹油荒,埃及还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地方。萨达特正是利用西方发达国家积极寻找油源的机会,及时地提出了“门户开放”的政策,并努力争取同国际石油公司缔结石油勘探和开采协定,以便借助外资和欧美的先进技术,使石油工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实践证明,萨达特这一着棋下得很成功。石油工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其它工业的发展,而且使埃及在国际斗争中占居了更为有利更加主动的地位。
开放苏伊士运河
1974年3月,以色列军队从苏伊士运河区撤离之后,萨达特立即宣布,重新开放运河,这是又一个带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它的开放与关闭,不仅对埃及经济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据统计,从1967年6月至1975年6月的关闭期间,使埃及少收入了37亿美元。所以,萨达特决定重新开放运河。重新开放的运河,已不能满足当今航运事业的需要。1976年开始了运河的展宽加深工作。现在的运河,比1869年首次开放时展宽加深了13倍,比1956年收归国有时展宽加深了4倍,比1975年重新开放时展宽加深了2.3倍。河面由180米展宽到了300米,航行水道由110米加宽到了180米。正如萨达特总统所说,“这是埃及人民的斗争史诗,是埃及的愿望和力量的证据”。
由于运河的开放,1979年收入为7.324亿美元,1980年收入近10亿美元。现在一年的收入,相当于1956年国有化前10年的收入。苏伊士运河已成为埃及的一棵“摇钱树”。
旅游事业
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古迹繁多,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木乃伊举世闻名,加上它秀丽的海滨风光,为世界各国的旅客所向往。发展旅游事业,这是萨达特在发展经济方面的又一重大决策。
埃及旅游事业的不断改善,使埃及接待来访的旅客也逐年增加,1974年只有67.9万人,1980年达到125万人,1978年的收入为5.88亿美元,1980年达到了10.14亿美元,到80年代末,旅游业收入达70亿美元。由于萨达特实行经济开放政策,引进国外资本和外援,发展自由区和经济特区,以发展私营企业促进国营企业,注意发展消费品工业,改善人民生活,使埃及经济获得了较大发展,到1982年,年增长率约为百分之八,目前人均国民收入达六百多美元。埃及这个被联合国承认的穷国,一跃而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人物评价
萨达特上台后,干了两件令世人瞩目的大事:一是他领导埃及人民进行了十月战争;二是他毅然不顾一切地与以色列谈判,用和平的手段收复了失地。
萨达特在当总统的11年中,把人民带入了战争,也主动地把国家带入了和平。对前一件事,非议甚少。对于后一件事,国际国内则评价不一。有人赞美他为勇敢的和平使者,有人则骂他是阿拉伯民族的叛徒,甚至不少埃及人把萨达特的耶路撒冷之行看作是埃及的一段不光彩的历史而羞于启齿。然而事过境迁。萨达特被刺10年后,中东所有阿拉伯国家,包括持强硬立场的叙利亚和巴解组织都与以色列坐到了谈判桌前。虽然和平的道路是艰难的,但这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也只有用和谈的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东问题。所以,萨达特勇敢的和平行动将作为中东和平的先驱载入史册,虽然他这时早已离开了总统的宝座,长眠于九泉之下。但他的和平思想却象金字塔一样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他永远活在埃及和中东各国人民的心中。
萨达特墓志铭:“萨达特总统,是战争中的英雄,是和平的英雄,他为和平而生,为原则而死。”
洛朗·普法阿德:在巴以冲突的问题上,萨达特那些令人欣慰的讲话推进了巴以双方的和解。时至今日,这仍是人们虔诚的愿望。
汤普森:萨达特证明他比人们预想的更能干,无论是作为政治家,还是作为国家首领。政府最高层的很多职位都由纳赛尔派占据,他们认为自己比萨达特更适于统治国家,萨达特通过最初保持他们在原有的岗位上而诱使他们产生了错误的安全感;但挑战和反应很快就到来了。
戴尔·卡耐基:作为一位“为和平而生,为原则而死”的国家领导人,萨达特不但善于辞令,而且著述颇丰,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演讲家。
周成龙:他在外交上敢作敢为,面对强敌以色列,他果断采取了以战争赢得和平的外交策略...十月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中东的外交格局。在此基础上,他不顾阿拉伯各国的反对,同美国改善了关系,结束了同以色列的对峙状态,使埃及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对中东的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萨达特在职8年,以其卓越的政治外交成就和以色列领导人同获诺贝尔奖金。
岳非平:萨达特通过战争初期的胜利迅速提升了在国内的政治权威和声望,同时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为寻求阿以问题的解决制造了契机。
主要著作
萨达特著有《革命历史》、《尼罗河上的起义》、《萨达特回忆录——莫斯科和开罗之间的坚冰正在消融》、《对个性的探索》、《阿拉伯统一的故事》等。
遇刺经过
1981年10月6日,萨达特在胜利广场的阅兵台举行盛大阅兵式,庆祝“十月战争”胜利8周年。中午12时59分,一辆受检阅的130炮车突然在检阅台前停下,从驾驶室跳下一名陆军中尉和3名军人。萨达特以为他们要向他敬礼,便站起来还礼。此时,名叫哈立德的中尉先扔出一枚手榴弹,接着用冲锋枪向萨达特扫射,另外3个士兵分两路向检阅台袭击。萨达特倒在了血泊中。萨达特身中5弹,穿透肺部的两弹使他流血过多,送到医院时已气绝身亡。哈立德是“赎罪与迁移”组织的成员,一代伟人倒在了极端分子的枪下,死在庆祝战争胜利的不设防的检阅台上。
埃及为萨达特举行隆重的国葬。包括美国总统尼克松、福特、卡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在内的许多国家领导人出席葬礼,他们在静立、默哀,怀念为中东和平做出巨大贡献的萨达特总统。
事后的审讯中,哈立德交代了刺杀萨达特的原因:(一)许多穆斯林领袖被捕,并受到迫害和侮辱;(二)埃及现行法律与伊斯兰教法相悖;(三)政府与犹太人讲和。换句话说,他之所以行刺,是因为对国内社会、经济状况不满,对戴维营协议不满,对政府压迫不满。哈立德等四人在审讯后被处决。
最终法院宣判直接参与刺杀的伊斯兰布里、阿巴斯、阿海勒、阿勒四人死刑。"安古"小组隶属的穆斯林兄弟会也有300人被判处死刑。武装部队也进行了清洗,大约有100人被开除。
后世纪念
墓地纪念
萨达特纪念碑萨达特墓位于开罗纳萨尔城。在萨达特的墓前,3个古埃及打扮的卫兵守护在墓前,墓碑上几行娟秀的阿拉伯字十分醒目:虔诚的总统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战争与和平的英雄为和平而生为原则而死。整个纪念碑广场占地1万多平方米,由埃及著名的设计师萨米·拉菲阿设计,奥斯曼·艾哈迈德·奥斯曼建筑公司负责施工。造型为4根空心斜柱交汇合成金字塔状,每根柱上都用巨大的阿拉伯文字雕刻着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捐躯的埃及将士名字,共18行,字体苍劲古雅,仿佛力透石背。[3]
地名纪念
为纪念萨达特,埃及政府于1982年4月将西奈半岛的亚米特城命名为萨达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