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该书共十三卷,以内容言,可分为两部分,卷一至卷九,是记述他出生至三十三岁母亲病逝的一段历史。卷十至卷十三,即写出作者著述此书时的情况(对于忏悔录的成书年代,据学者考证,应在400年左右,在奥氏升任主教之后,即395或396年,至401年之间)。
第一部分:卷一,歌颂天主,记述初生至十五岁的事迹;卷二、三,记述他的青年和在迦太基求学时的生活;卷四、五,记述他赴米兰前的教书生涯;卷六、七,记述他思想转变的过程;卷八则记述他一次思想斗争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卷九是他信奉基督教后至母亲病逝一段事迹。
第二部分:卷十是分析他著书时的思想情况;卷十至十三,则诠释《旧约创世纪》第一章,瞻仰天主六日创世的工程,在歌颂天主中结束全书。
作品目录
第 一 卷 | 第 二 卷 |
1、赞美主的意志是由主而来 | 1、回忆与忏悔 |
2、如何寻求主,使他在自身里面,同时使自身在他里面 | 2、耽溺情欲 |
3、上帝以人所不知的方式充塞于天地之中 | 3、游学 |
4、上帝的伟大与完美无法完全描绘出来 | 4、偷窃 |
5、祈求上帝的爱和赦免 | 5、犯罪之因 |
6、叙述幼年时代。赞美上帝的唯一与永恒 | 6、唯上帝是至善 |
7、幼年时代罪恶已存在 | 7、感恩 |
8、儿童如何学习说话 | 8、结伙为乐 |
9、讨厌功课,喜欢游戏,孩子们惧怕鞭打 | 9、近墨者黑 |
10、喜欢玩耍和看戏,疏忽功课 | 10、上帝的光辉 |
11、病重请求洗礼,因病情豁然而愈故延缓 | |
12、被强迫做学问,上帝也善用这事 | |
13、求学期中最热爱的课程 | |
14、讨厌拉丁语课程 | |
15、向上帝祈祷 | |
16、指责青年教育的方法 | |
17、热衷文学 | |
18、人们注重文法,却对遵守上帝的戒律漠不关心 | |
19、成长 | |
20、感恩 | |
第 三 卷 | 第 四 卷 |
1、重为爱欲所俘 | 1、诱惑他人入迷途 |
2、喜好悲剧 | 2、教雄辩术,有了情妇。轻蔑地向他保证胜利的占卜师 |
3、痛恨不良学生的粗暴行为 | 3、醉心占星术与觉醒 |
4、读西塞罗《荷尔登休斯》,热衷哲学 | 4、谈朋友的病与洗礼。为和自己一样陷入错误里的朋友之死亡悲伤万分。洗礼的密迹具有惊人效果 |
5、对圣经的文体单纯感到失望 | 5、为何哭泣对于可怜的人们是甜美的 |
6、被摩尼教教义所惑 | 6、朋友的死造成极大的悲伤 |
7、摩尼教教义不合理之处 | 7、改变住处,减轻心痛 |
8、反对摩尼教。谈恶行 | 8、随时间流逝,从与朋友的交往中缓和悲伤的心情 |
9、罪恶的区别,上帝审判和人审判之不同 | 9、关于人类的友情。爱上帝的人是幸福的 |
10、摩尼教的邪说--地的果实 | 10、受造物转眼即逝,灵魂不能在其中获得平静 |
11、母亲的感叹与梦境 | 11、一切的受造物皆无常,只有上帝是永恒 |
12、母亲得知儿子会悔悟 | 12、只要在所爱的各事物中爱上帝,爱当不致受责罚 |
| 13、爱从何处诞生 |
| 14、将《美与均衡》一书献给希埃利乌斯。为什么敬爱这个人 |
| 15、被物体的形象蒙蔽的人,当无法理解灵性的事物 |
| 16、以自己的能力理解亚里斯多德的《范畴论》和有关自由学艺的书 |
第 五 卷 | 第 六 卷 |
1、提起精神赞美神 | 1、不是摩尼教徒,也不是天主教徒的圣奥古斯丁 |
2、不义之人不能逃避上帝的眼睛,必须回到他身边 | 2、殉教者坟墓的贡物和聚饮 |
3、关于摩尼教徒法斯托斯,及被造物而不承认创造主的哲学家们之盲目 | 3、安普罗修斯的忙碌与研究 |
4、唯有认识上帝才能获得最大的幸福 | 4、从安普罗修斯的传教中了解教会的教诲 |
5、由于摩尼教对天体一无所知,揭穿了它在其他方面也不可信赖 | 5、关于圣经的权威及其必要性 |
6、法斯托斯虽然雄辩,但关于自由学术是无知的 | 6、以愉快的乞丐为例,说明为野心奔走得人们如何悲哀 |
7、脱离摩尼教 | 7、使对斗剑狂热的亚里比斯清醒 |
8、违逆母亲的意思前往罗马 | 8、亚里比斯对以前厌恶的斗剑疯狂般的热爱 |
9、罹患热病,呈弥留状态 | 9、亚里比斯以盗窃罪嫌被逮捕 |
10、接受福音之前的错误 | 10、亚里比斯的品德完整性,以及涅布里迪斯的到达 |
11、与天主教徒交往的情形 | 11、不安而企图重建生活 |
12、罗马学生的狡诈程度 | 12、与亚里比斯争论有关结婚和独身生活 |
13、派往米兰教雄辩术,受到安普罗休斯的欢迎 | 13、母亲为儿子觅亲 |
14、听过安普罗修斯的话后,逐渐脱离错误 | 14、企图与朋友们共同生活 |
| 15、与情妇分手后又有新爱人 |
| 16、对死亡和审判的恐惧未消失 |
第 七 卷 | 第 八 卷 |
1、认为神是在无限空间里扩展的某种物体 | 1、受到想改善生活的热情驱使,决心去找辛普利亚努斯 |
2、涅布里迪斯反驳摩尼教徒的论据 | 2、关于雄辩学家维克托利努斯的悔悟 |
3、罪恶的根源是自由的意志 | 3、对罪人的悔悟,上帝与天使都非常高兴 |
4、上帝是永恒存在的 | 4、为什么对高贵人的悔悟应更高兴 |
5、继续探讨罪恶从何处产生,其根源在何处 | 5、什么事使悔悟缓慢 |
6、排斥占星家 | 6、朋提齐亚努斯谈安东尼的生涯 |
7、寻求罪恶之源,同时非常痛苦 | 7、因朋提齐亚努斯的话而苦恼 |
8、上帝的怜悯与用什么方法援助 | 8、逃到庭院后发生的事情 |
9、在柏拉图派的书中发现永恒的寓言有神性,可是未发现道成肉身的寓言有人性 | 9、灵魂对自己下命令,可是又遭到自己的反抗,为什么呢? |
10、比以前更清楚的了解神圣的事物 | 10、驳斥摩尼教认为有两个相反意志,故有两个相反本性的主张 |
11、受造物在何种意义下存在或不存在 | 11、内心产生灵与欲的搏斗 |
12、一切存在的东西皆善 | 12、听到某声音而完全悔悟 |
13、一切被创造的东西都赞美主 | |
14、有健全理性的人,对上帝的任何被造物都不会产生不满 | |
15、真实与虚伪以什么方式存在受造物中 | |
16、一切的事物皆善,即使是不适合的事物也一样 | |
17、妨碍认识神性的事物 | |
18、基督是获救的唯一道路 | |
19、对基督之道成肉身有何看法 | |
20、柏拉图派的书增长知识,但同时也助长傲慢 | |
21、什么是柏拉图派的书中找不着,而能在圣经中找到的 | |
第 九 卷 | 第 十 卷 |
1、一面看到自己的惨状,一面赞美神的恩慈 | 1、惟有上帝能带来希望和喜悦 |
2、辞去修辞学教职一事,延至葡萄收获季的假期 | 2、上帝知道隐瞒的事情,那么为何还要向上帝坦承一切 |
3、借用维尔坤都斯的山庄 | 3、其次,为什么告白的不是自己过去是什么人而是现在是什么人 |
4、关于在卡西奇亚克姆写的书,及写给涅布里迪斯的信件。虔诚的朗谈《诗篇》时,剧烈的压痛突然消失 | 4、这样的忏悔也有很大的效果 |
5、与安普罗修斯商谈应读的书 | 5、人无法完全了解自身 |
6、与亚里比斯、亚德奥达托斯一起去米兰受洗 | 6、在爱上帝时,人的爱是什么?是否能从受造物中认识上帝? |
7、在米兰成立教会圣诗班。发现普罗达西斯与格尔瓦西斯的遗体 | 7、以身体的感觉性能力无法发现上帝 |
8、西渥鸠斯的悔悟,谈幼年时代母亲的教育 | 8、记忆力 |
9、继续谈母亲值得赞美的行为 | 9、关于学问的记忆 |
10、与母亲交谈天国的事情 | 10、各种学问不是从感觉进入记忆中,而是从记忆深处取出来 |
11、母亲之死 | 11、所谓学习是什么 |
12、悲恸母亲之死,追悼死者 | 12、关于数学的记忆 |
13、为去世的母亲祈祷 | 13、我们用记忆记住记忆的事情 |
| 14、记忆以何种方式包含感情?在我们不高兴时,用什么方法想起高兴的事 |
| 15、我们记忆现在不存在的事情 |
| 16、也有忘却的记忆 |
| 17、记忆力虽然伟大,但为了体悟上帝的存在,必须超越记忆前进 |
| 18、如果不能保存在记忆中,失去的东西将找不回来 |
| 19、所谓想起是什么情形呢? |
| 20、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因此首先要了解幸福的意义 |
| 21、什么样的记忆方法能使幸福的生活存在于记忆中 |
| 22、所谓幸福的生活是什么情形,它又在哪里 |
| 23、更进一步追求什么是幸福的生活,以及在哪里的问题 |
| 24、感谢和喜悦自己的记忆中有上帝存在 |
| 25、在记忆的哪一阶段能发现上帝 |
| 26、何处能发现上帝 |
| 27、上帝的美如何占据人心 |
| 28、此世的生活悲惨 |
| 29、一切的希望在上帝 |
| 30、忏悔受到情欲的诱惑 |
| 31、对食欲的诱惑应采取何种态度 |
| 32、对嗅觉的诱惑应采取何种态度 |
| 33、对听觉的快乐应采取何种态度 |
| 34、对视觉的诱惑应采取何种态度 |
| 35、对第二种诱惑,也就是好奇心的诱惑应采取何种态度 |
| 36、对傲慢这第三中诱惑,应采取何种态度 |
| 37、对人们的赞美会如何动心 |
| 38、出于虚荣的德行是危险的 |
| 39、自爱的力量与本性 |
| 40、在自己的内心及其他事物中 |
| 41、三种欲望 |
| 42、很不幸的,有些人认为魔鬼是回到神身边的中介者,所以跑到魔鬼的身边 |
| 43、基督才是真正的仲介者 |
第 十 一 卷 | 第 十 二 卷 |
1、我们为什么要向知道一切的上帝忏悔 | 1、探讨真理是很困难的 |
2、向上帝祈求了解圣经的力量 | 2、天与地的双重意义 |
3、如果没有上帝的恩赐,就无法了解摩西记载的关于创造天地之事 | 3、黑暗的深渊之上是何物 |
4、受造物呼求创造主上帝 | 4、什么是眼睛看不到而无法形容的「地」 |
5、世界是从无创造出来的 | 5、对无形物质的称呼有何想法 |
6、为了使世界诞生,上帝用什么方法谈话 | 6、关于无形物质,曾和摩尼教义有何共同想法,现在又有何想法 |
7、上帝的道和上帝永远共存 | 7、上帝从无中创造出天,即天使们,以及地,即无形物质 |
8、上帝之道是我们学习一切真理的原始依据 | 8、从无中诞生无形物质,又从这个物质诞生一切可见的事物 |
9、上帝之道如何进入心里 | 9、没有提到创造天地的日期,仅记载「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其原因何在? |
10、人们反问上帝在创造天地之前做什么 | 10、向上帝祈求教诲 |
11、以上帝的永远是不知道时间的异论作为回答 | 11、从神处学到的事情 |
12、在创造天地之前,神完成什么事 | 12、无时间性的两个受造物 |
13、上帝在创造时间之前,没有任何时间 | 13、圣经未提及日期,仅记载「起初上帝创造天地」,这是为什么? |
14、时间的三种差异 | 14、圣经的深奥 |
15、时间的尺度在何处 | 15、反对者也不能否认圣奥古斯丁对上帝、天使、无形物质所持的观点 |
16、何种时间能测量,何种时间不能测量 | 16、不想和反对上帝真理的人们争论 |
17、所谓过去的时间和未来的时间在何处 | 17、天和地有各种意义的解释 |
18、所谓过去的时间和未来的时间为何是现在 | 18、在对圣经的解释中,何种错误是无害的 |
19、无从了解上帝告知未来的方法 | 19、清楚而真实的事情 |
20、对于时间的差异应如何命名 | 20、「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含有各种意义 |
21、怎样才能测量时间 | 21、所谓「混沌空虚的地」,也可做各种解释 |
22、向上帝祈求解开这个谜 | 22、对圣经的解释有两种不同意见 |
23、何谓时间 | 23、《创世记》中并没谈及关于其创造,但可肯定的是上帝创造了一切事物 |
24、时间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运动 | 24、不可武断地认定摩西有什么想法 |
25、再一次向上帝祈求 | 25、反驳轻易排斥别人的解释方法的人们 |
26、我们如何测量时间 | 26、何种话适合圣经 |
27、如何测量继续存在于思想里的时间 | 27、谦虚而单纯的话适合圣经 |
28、我们用思想测量时间 | 28、圣经只能由有教养的人做各种意义的阐释 |
29、向时间性事物分散的自己,希望在上帝那里集中统一 | 29、谈论圣经的人们意见虽不相同,但对爱与真理的热情必须一致 |
30、再度驳斥对上帝在创世之前做什么事有异议的人 | 30、在那句话中发现的所有真理,应可认为是摩西的意见 |
31、上帝是以何种方法了解,受造物是以何种方法了解 | 31、圣经的真正意义是由圣灵给予启示 |
第 十 三 卷 |
1、呼求上帝承认上帝的善是在自己之前 | 20、什么是有生命的物?什么是飞鸟? |
2、受造物是由于上帝本性的善得以完成、存在 | 21、解释「有生命的灵魂」 |
3、一切来自上帝的恩典 | 22、解释「照我们的形象造人」 |
4、上帝是不需要被创造的 | 23、解释「管理海中的鱼」 |
5、从《创世记》第一章的话中理解上帝的三位一体 | 24、解释上帝教人类「生养众多,遍满全地」 |
6、为什么说灵是运行于水面上 | 25、解释「我把所有的……给你们作食物」 |
7、圣灵的果效 | 26、从对邻居的善举,产生喜悦和利益 |
8、对理性的受造物而言,次于上帝的任何东西均不足以作为幸福的安息 | 27、「鳞介和鲸鲵」代表什么意义 |
9、为什么只有圣灵运行在水面上 | 28、 解释「上帝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 |
10、一切事物是从上帝的恩典中诞生 | 29、神将其所做的工,八次看出善,这应该怎么解释 |
11、在人类内在的三位一体之意义 | 30、摩尼教徒们的妄想 |
12、创造天地是预先表示教会之形成 | 31、虔诚的人们认同上帝认为善良的一切东西 |
13、活在这个世界里的人还没有完全新生 | 32、概略叙述上帝所做的事 |
14、信仰和希望能使我们坚强 | 33、万物从无诞生,还是从同时创造的物质中诞生 |
15、什么是天,上面的水又是什么 | 34、对天地的创造做比喻性说明 |
16、惟有上帝本身才能完全了解上帝 | 35、祈祷平安 |
17、说明什么是海,什么是陆? | 36、为什么第七天没有晚餐 |
18、划分昼和夜的光体 | 37、上帝为了我们何时休息 |
19、关于「光体的诞生」 | 38、上帝与人对受造物的认识方法不同 |
创作背景
公元394年~400年,奥古斯丁创作《忏悔录》的时候,正值古文化解体、基督教文化逐渐盛行的转折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奥古斯丁创作了这部作品。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寻求幸福,得到上帝的恩惠
在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一书中,奥古斯丁以“神”为假想读者,以第一人称“我”为忏悔主体,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聪颖过人,却痴迷异教、耽于情欲的年轻人,从怀疑主、发现主到信仰主、服侍主的精神历程。不过,这条漫漫途程却是起步于欲望的纷扰。对奥古斯丁而言,此种纷扰实乃源于他对暂时的有限的存在不满足所产生的内在焦虑和困惑。为试图改变这种境况,他转向探求不朽的永恒,进而寻求真理即上帝,并最终实现理解上帝和服侍上帝。在奥古斯丁看来,追寻上帝目的只有一个,即寻求幸福,得到上帝的恩惠。
奥古斯丁认为,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只是为了人能正当、正义地生活。要相信,上帝给人自由意志不是为了人能借自由意志犯罪。没有自由意志,人便不能正当地生活,这是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的充分理由。人若利用自由意志犯罪就要遭神意安排的惩罚。上帝是世界万物的唯一的来源和塑造者,他是至善的,所以世界从根本上是善的。从本体论即创造本性上说,意志本身是自由的。从道德选择层面上说,自由意志本性的运用则是善,否则是恶。基督教认为善存在,恶是小存在,是善的缺失。其强调了上帝创世中,因其最爱人,赋予人以自由是出于善,自由本身是善的;且唯独人具有自由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本身也是善的,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
既然自由意志是善的,自然滥用自由而犯罪的责任不在于上帝。奥古斯丁认为罪恶最初就是由于人不听上帝的话,滥用了自由意志。所以罪恶的即小是上帝造就的,也不是自由意志的结果,而是人滥用自由意志的结果。即恶的来源是意志的败坏。在意志的选择上,上帝创造一切,包括意志,包括善。《忏悔录》中的“光照说”的例子则可充分说明上帝对善的选择。世间有恶,那是由于人滥用了自由的结果。上帝是至善,是唯一的本体,恶小具有本体性,恶不是本质,而是善的缺乏。听上帝的话就是善,否则就是缺乏善。如原罪,亚当和夏娃会犯罪,是因为他们违背了上帝的意志。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意志的能力这里,奥古斯丁引出了自由意志,因为自由意志说明罪恶的原因。
赎罪观念
人既然有罪,就要赎罪。奥古斯丁通过《忏悔录》向世人言说他的罪行,同时也通过书中对上帝的忏悔祈求上帝的原谅,同时他也赞美了上帝,虔心皈依主,皈依上帝。承认上帝的伟大是忏悔的第一步,作者在书中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思想状况,不断地向我们证明,上帝是至大至善、全知全能、至仁至义、全隐全显、登美之峰、造强之极的。而且上帝也“不忍心自己亲手创造的一切趋于下流,而是以恩典之光照启受造物向善的心灵,让受造物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向善避恶,充盈自己的灵魂世界,让理性的意志控制激情冲动的肉体”而这又显示了上帝的仁慈。对每一个虔心悔过的罪人都张开双臂来拥抱他,正如《圣经》中浪子的比喻“只是你这个兄弟死而复活、失而复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人们想要祈求上帝的原谅,就要先认识上帝。当一个不信基督的人想要寻求这样一个伟大而崇高的主的帮助时,应当要先认识再信奉,有了虔诚的信仰之后才能去祈求他,但是只要认识主的人,最后都会走向信奉之路,及至走向最后对上帝的祈祷,到达精神的彼岸。
从全书来看,整本书就是对自己皈依天主之前所有恶行的赤裸裸的披露和忏悔,在坦诚的基础上搭建和天主沟通的桥梁,除了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探索和展示外,对整个西方文化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上帝创造一切,并非毫无秩序可言,其也是按照自然序列进行的。上帝按照一是天使,二是人,三是动物,四是植物,最后是矿物及非生命的无机物的先后顺序创世,并指出动物、植物、矿物及非生命的无机物都是为人服务的,人根据意志的爱好越来越接近天使,服务于上帝。因此,奥古斯丁认识到,在寻求上帝的道路上需要生存着的人的一种意志做出选择,这样最终才有可能与上帝发生根本的联系。
在《忏悔录》中,奥古斯丁清楚地表明,人作为宇宙中的一种存在,他的里面也存在这样一种秩序。人与万物不同之处在于,他具有灵魂。人的灵魂高于他的肉体,但低于上帝。因此,灵魂要主宰肉体,服从上帝。因此,上帝是至高至真的,他以不可违抗、永恒不变的法则主宰着宇宙万物,使肉体服从于灵魂,灵魂和其他一切事物都服从于他自己。
在奥古斯丁看来,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但不是一切意志的支配者。“一切的力量都来源于他,但不是一切的意志都出自于他。意志能选择不顺从,是因为意志中有一种违背自然的缺陷。人因为是从无中被造的,所以会被这种缺陷所败坏。当人的意志选择了不顺从,恶便产生了。从创造论的角度来说,上帝所造的一切都是好的。万物在本体上都是善的,恶在本体上是不存在的。然而我们说堕落是指一个事件;而原罪是因为亚当和夏娃的堕落,二者的堕落使最初的全善变得有缺陷。亚当和夏娃不听从上帝的命令,致使从始祖那里人类一出生就有了罪。即意志的背念是原罪的结果。
时间观念
奥古斯丁通过对简质的例证的分析而提示出人在时间中的历史,人有其时间,人的时间的每一时刻、每一瞬间都充满意义。而历史的最本质的意义在于,即使某些事物、某些已经成为者看似是必然而不依赖于人的,但是人依然有其与生俱来的自由意志及其由此而做出的自由的决定。在这个意义上,已经成为者并非是必然的,并非是诸多法则所限定的,以至于他们是如此这般而非如彼那般的,而是恰恰由于他是已经成为者而能够被测量,之所以能够这样说,是因为已经成为者的处所并非在别的什么地方,而是在人的记忆和回忆之中,对于他的测量则在人的自由的灵魂(精神)之中、在人的自由的人格之中。由此,所有成为者都在人的自由中是可能的,成为的过程就是变化的过程,变化是此间世界的现实,如果谈及必然性的话,那么最大的可能是,一种必然性存在于变化过程的持续之中。
所谓时间已经不在,或时间尚未存在,并非意味着取代“尚未存在”以及“已经不在”的必定是从灵魂反射而出、投射而出的作为灵魂的现象的某物,而是恰恰意味着被回忆者就是被回忆者,被观想者就是被观想者,被期待者就是被期待者;时间在灵魂中有其隐匿和遮蔽(灵魂隐匿在灵魂之中),但却并未成为灵魂、并非是灵魂。也就是说,在奥古斯丁的时间分析中,即使时间在灵魂中有其隐匿、有其遮蔽,但是时间却并非因此而是灵魂的流溢,灵魂的内在性并非吸附此在的存在者于自身之中,尽管世界被灵魂的行为(灵魂的活动)所关照、并被灵魂保持在此在之中,但是世界依然是被纳人感觉、思维和存在秩序之中的“外在者”(处于灵魂之外者),而且世界的客观存在方式自身也隶属于这一整体的绽放过程,人必须以秩序观念理解在整体的宇宙发展过程中的世界。
在此,灵魂对内在、外在世界对象的观照以及灵魂对他们的摄取,不乏神秘主义之色彩,人对世界的理解不乏客观目的论的色彩,奥古斯丁不愧同时为占典哲学的承继者和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不愧同时为中世纪神秘主义和理性哲学之开启者;姑且不论对奥古斯丁的这些评价而返回到我们的时间概念:无论如何,灵魂在建立起了与超验者、与上帝的联系,或者说,通过灵魂对于时间的测量暨认知,奥古斯丁在逻辑上收束了他对于时间问题的思考,并且将时间视为灵魂与上帝关系的直接表述,视为伦理宗教中人格行为和神人关系的核心本质。
艺术特色
风格
除了信仰和精神的塑造外,《忏悔录》在文学和艺术上也有较高的造诣。总结起来有三方面的艺术成果:一是开创从心理层面创作的传统,相比之前的欧洲文学,展不描写的多是生活化的场景,很少有关注心理、精神层面的文学作品,即使有也只是简单地进行心理描述,没有深层次的精神剖析。而奥古斯丁的作品,没有连贯的故事描写和特殊的情节烘托,全篇都是自我的心理独白,创造出独特的心理写实主义作品。
二是塑造出了独特的艺术形象。虽然是反映心理层面的作品,但是并不妨碍作者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一个勇于批判、心思细腻、思想活跃的自己。在表达对天主虔诚的信仰,袒露自己过去所犯的过错时,作者表现出了十分丰富的心理活动,通过这些心理活动,我们看到了真实、虔诚的奥古斯丁;还有他无所畏惧的反思精神,脱离现实存在的自己,以客观的评价体系,进行反思、忏悔,这种精神上的高度,因为文学作品的渲染而更具价值。
三是创造出通俗而个性化的语言。通读过这部作品后,可以发现奥古斯丁的语言非常的通俗易懂,并且富于激情。虽然是反思自己的作品,但却得到极高的文学地位,这和作者自觉的文学创作意识是分不开的,比如说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更多的人能读懂并且理解和接受,这样才更有利于作品的流传。奥古斯丁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已经有意识地使用了这种创作理念,用朴实和富有吸引力的文字,达到传播的目的。
叙事
文本中除叙述者“我”外,还存在着多种人物、多种声音,其中最重要的是上帝的声音(也就是引自《圣经》中他的话)、母亲和朋友们的声音。前者充斥整个文本,后两者时而夹杂在祈祷者“我”的话语中,构成了某些章节里的主要话语,如卷六、卷九分别主要是对“我”的好朋友阿利比乌斯和母亲言行的追述。有时,这些多种声音偶尔会独自出现在一些段落,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是交替出现的,主要存在着三种模式:
“我”—上帝:指“我”的叙述与上帝的话前后相续。
“我”(或我们)—“她”或“他”(也可以是人名等):“我”的叙述或行为与所叙者的前后相续。
“他”(“他”或人名等)—上帝:指所叙者的叙述或行为与上帝的前后相续。
作品影响
《忏悔录》原名“Confessiones”,古典拉丁文本作“承认、认罪”解,但在教会文学中,转为承认神的伟大,有歌颂的意义。奥氏本来着重后一意义,即叙述一生所蒙天主的恩泽,发出对天主的歌颂;但一般都注重了第一义,因此中国过去都称此书为“忏悔录”,在欧洲则“忏悔录”已成为自传的另一名称。
奥古斯丁在书中不仅流露出真挚的情感,而且对自己的行动和思想作了非常深刻的分析,文笔细腻生动,别具风格,成为晚期拉丁文学中的代表作,列为古代西方文学名著之一。
作品评价
美国作家克里夫顿·费迪曼:奥古斯丁歇斯底里地想要告诉人们真理,他不仅讲述其在生活中经历的那些身外之事,也讲述他的灵魂。《忏悔录》是一部经典的精神自传体,在文学界没有一部与之类似的作品。
出版信息
在中古时代(公元500年—1500年),欧洲印刷术尚未发明,该书传抄极多,欧洲天主教本笃会隐修院中所藏旧抄本尤为繁夥。1506年始有奥氏全集出版,以后重要的版本有:1576—1577年出版的比利时罗文大学本,1679年法国巴黎出版的本笃会本(后收入米涅辑的《拉丁教父集》Migne:PatrologiaLatina)和1896年奥地利维也纳出版的《教会拉丁作家丛书》本。至1926年法国拉布利奥勒(Labriolle)教授复据维也纳本,参考了十八种第七至十一世纪的古抄本和四种印本校订,出版了合校本,收入《法兰西大学丛书》。
作者简介
奥古斯丁(354~430年),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奥古斯丁生于罗马帝国,幼年时即加入基督教。387年复活节,他接受安布罗斯洗礼,正式加入基督教。395年升任主教。在任职期间,他以极大的精力从事著述、讲经布道、组织修会、反驳异端异教的活动。其思想体现在《忏悔录》、《上帝之城》等著作之中。
奥古斯丁把哲学用在基督教义上,使哲学与宗教结合,创立了基督教哲学,后来成为经院哲学依据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