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肉垂麦鸡体形中等。成鸟前额至后颈黑色,后颈的黑色部分形成半圆形,其后有一白色领环,并下延至胸侧;肩、背、翼覆羽铜褐色,闪淡铜绿色带紫红色的金属光泽;外侧翼上覆羽端部白色,形成明显的翼斑;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纯黑色,次级飞羽基部白色;眼后及耳羽白色形成极明显的白斑;尾羽白而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中央尾羽具褐色端斑,其余尾羽端缘白色;尾上覆羽白色;颏、喉、胸黑色;腋羽白色;翼下覆羽及下体余部均白色。
亚成鸟与成鸟相似,但头、胸部多呈褐色;颏白;翼覆羽具皮黄色羽缘。
虹膜红褐色,眼周及眼先肉垂亮红色(肉垂长度达10-16毫米)。嘴红色具黑端。胫、跗蹠和趾鲜黄色,爪黑色。具弱小后趾。
鼻孔线形,位于鼻沟里。鼻沟的长度超过嘴长的一半。翅形圆。跗蹠修长,胫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长,趾间具蹼或不具蹼,后趾形小或退化。翅形尖长,第1枚初级飞羽退化,形狭窄,甚短小;第2枚初级飞羽较第3枚长或者等长。三级飞羽特长。尾形短圆,尾羽12枚。
大小量度:体重♂175-210克,♀170克;体长♂321-339毫米,♀310毫米;嘴峰♂29-32毫米;翅♂212-224毫米,♀212毫米;尾♂104-121毫米,♀104毫米;跗蹠♂80-89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栖于开阔地区、农田、稻田、沼泽地及河滩。性警觉,以快速振翅的飞行显示告警。[1]
生活习性
肉垂麦鸡是留鸟,野外数量稀少。常成对或成家族群活动,非繁殖期也集成大群。性警觉,以快速振翅的飞行显示告警。性胆小而机警,见人接近即展翅飞离至更远处。多在晚上活动,白天有时也活动。飞翔时两翅煽动缓慢,飞行速度慢,飞的高度也不高,但在危急时也能快速飞翔。
食物有鞘翅目昆虫、水生蠕虫、昆虫幼虫、草叶、螃蟹、小鱼等,也吃甲壳害和软体动物。
分布范围
世界
原产地:阿富汗、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科威特、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阿曼、巴基斯坦、卡塔尔、沙特阿拉伯、新加坡、斯里兰卡、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泰国、土耳其、土库曼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越南。
游荡:巴林和约旦。
中国
云南(留鸟),分布地点包括思茅、永德(勐底,大雪山)、双江(城郊,勐库)、耿马(城郊,勐定四方井)、龙陵、腾冲、丽江、大理、景洪(橄榄坝,小勐养,勐龙,)、勐腊(小勐仑、勐醒)、勐海(城郊,勐阿)、潞西、陇川(户撒)、盈江、通海等。在广东南部、广西、海南、贵州等地也有分布。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营巢于水域附近开陶的草地、沼泽附近裸露的地上和沙地上,雌雄成对营巢繁殖,领域性强。每窝产卵3-4枚,卵橄榄至灰黄色,具深色斑。大小为40-45毫米×28-31毫米。孵化期25-30天。繁殖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到北纬32度以南越冬。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