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常于温室盆栽观赏。南美铁树多为单干,干高15~30厘米,少有分枝,有时呈现丛生状,粗圆柱形,柱面密布暗褐色的叶痕,多年生的总干基部茎盘处常着生幼小的萌蘖;叶为大型偶数羽状复叶,丛生于茎干顶端,叶长60~120厘米,硬革质,叶柄长15~20厘米,疏生坚硬小刺;羽状小叶7~12对,小叶椭圆形,两侧不等,基部2/3处全缘,上部密生钝锯齿,顶端钝渐尖,边缘背卷,无中脉,叶背可见明显突起的平行脉40条;雌雄异株,雄花序松球状,长10~15厘米,雌花序似掌状。
茎
常绿小灌木,树干高30~60公分,干略为筒形,茎干粗硬,圆柱形,有时先端具有分岐。
叶
叶为羽状复叶,多而向四周伸长,丛生于茎顶,长100~120公分,小叶对生或互,10~12对倒披针形,长15~20公分,宽4~5公分,先端钝,上缘或上半部略有锯齿,革质,有小叶椭圆形,叶缘有不规则的浅刻,较短的小叶柄,叶柄有刺,叶背密布鳞屑。
花
裸子植物,雄花球呈圆锥形,雌花球呈卵圆形;球果单性,雌雄异株,均生长于树干的顶端,略呈卵状倒圆锥形,淡黄褐色;雄花球呈圆锥形,小孢子囊穗群聚生于其上,雌花球呈卵圆形。
果实
果实朱红色,种子较小,但一般甚少结实者。
特性
属裸子植物,常绿小灌木。成株常有分歧。叶为羽状复叶,丛生于茎顶,小叶椭圆形,叶缘有不规则的浅刻,叶柄有刺,叶背密布鳞屑。喜高温多湿,全日、半日照均可。每年冬季或早春可将叶片全部剪除,春暖萌发新叶会更美观。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又耐旱,宜栽于通风场所,土壤以肥沃、排水好的壤土为好,冬季温度不低于2℃。
物种分布
原产墨西哥、哥伦比亚、美国佛罗里达洲及西印度群岛。我国有引种。
生物学特性
南美铁树的繁殖可用播种和切割吸芽法。播种可将成熟的种子,洗去假种皮后点播,复土厚度2厘米-3厘米,在30℃-33℃的高温下才能较快萌动发芽;夏天应给予必要的遮阴和喷水,冬天加适度防寒,约径3年一4年即可供室内盆栽观赏。切割吸芽可于春季出房后的4月-5月间进行,行施切割时要尽量少伤及茎干,切口用干净的草木灰或硫磺粉涂抹,待切口渗出的汁液吸干后,将其栽在装有含较多粗沙的腐殖土盆内,浇水后放于半阴处催根,温度最好保持在27℃-30℃,切口处很快就会愈合,抽生出新根。
南美苏铁原产于墨西哥,独特的优厚生长环境条件,使其形成肉质粗壮的须根系。因此,比较耐干旱,但要求栽培基质疏松肥沃,才最适于盆栽植株的生长;花盆排水孔处要垫好瓦片,并铺一厚层粗沙子,以利于盆内积水的滤出。它性喜阳光,尤适于温暖湿润和通风良好的环境,为此冬季室温不应低于0℃,否则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
夏季烈日炎炎、气温较高时,宜放置半阴处,避免阳光直射,在保持盆土温润的同时,经常在叶面和茎干上喷水,使其维持一个比较温润的小环境,方可保持叶片翠绿,生机盎然。梅雨季节盆要放斜,尽量避免盆内积水导致烂根;入秋后要控制浇水量,霜降后应及早搬入室内。在整个生长季节,每月可施一次薄饼肥水,在水碱较重的地区,可在浇喷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亚铁,用以提高用水酸度,防止叶片发生生理性黄化
景观用途
喜暖、喜阳、耐旱、怕冷。喜欢生长在湿润通风的环境和疏松、肥沃又偏酸性的砂质土,忌积水。繁殖可用播种和切割吸芽法。
树形优美,四季常青,一般多作点栽,布置庭院、客厅或居室,成株是庭园绿化高级观姿植物。幼株可盆栽,可制成多头型的小盆景,供置几案欣赏。叶可当插花素材。
栽培技术
常用播种和分株繁殖
播种:因种子较大,春季采用室内盆播。发芽适温为24~30℃,播后约15天发芽。
分株繁殖。以4~5月进行为宜,常分割主茎旁吸芽,切割时应少伤茎皮,待切口稍干后,先插入沙床,保持室温26~30℃,待生根后栽盆栽在排水好的粗沙中。
病虫防治
常见叶斑病和介壳虫、根疣线虫危害。叶斑病以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介壳虫用5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根疣线虫常以3%呋喃丹颗粒剂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