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哲学沉思集》是法国哲学家勒奈·笛卡尔创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1641年。于198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图书,译者是庞景仁。
全书含六个沉思及霍布斯、阿尔诺、伽森狄等人的诘难和笛卡尔的论辩。
《第一哲学沉思集》是笛卡儿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笛卡儿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力图使心灵摆脱感官,通过纯粹理智来获得确定的知识。
《第一哲学沉思集》是法国哲学家勒奈·笛卡尔创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1641年。于198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图书,译者是庞景仁。
全书含六个沉思及霍布斯、阿尔诺、伽森狄等人的诘难和笛卡尔的论辩。
《第一哲学沉思集》是笛卡儿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笛卡儿通过普遍怀疑的方法,力图使心灵摆脱感官,通过纯粹理智来获得确定的知识。
第一哲学沉思集
形而上学的沉思
勒奈·笛卡尔
Meditationes de Prima Philosophia
庞景仁
443
49.00
平装
9787100006859
散文集
1641年
136000
第一个沉思即“论可以引起怀疑的事物”。笛卡尔认为:“只要我们在科学里除了直到现在已有的那些根据以外,还找不出别的根据,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普遍怀疑一切,特别是物质性的东西。”这些怀疑包括:从感官或通过感官得到的东西,算学、几何学,以及类似这样性质的其他科学。这种怀疑是一种“方法论的怀疑”,是以怀疑为手段,破除旧的教条与成见。
第二个沉思是“论人的精神的本性以及精神为何比物体更容易被认识”。笛卡尔在书中说:“精神可以用它本身的自由,对一切事物的存在只要有一点点怀疑,就假定它们都不存在,不过决不能认为它自己不存在。”通过推论,笛卡尔得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可靠的东西”是真实的,“没有什么对我来说比我的精神更容易认识的东西了”。
第三个沉思为“论上帝及其存在”。笛卡尔在其论证过程中否定了“无”能产生“有”,“我”这样一个存在不是凭空而生的。“我”在怀疑,且不完美,这样一个既怀疑又有缺陷的东西根本无法产生“我”?因此,“我”只能来自至上完满的存在,即上帝。
在第四个沉思中,笛卡尔沉思“真理与错误”。笛卡尔认为,犯错的形式的理由是缺陷,如果把上帝当做它的原因,应该叫做否定。如上所说,有些缺陷是上帝的设计,有些错误是意志扩展到理智之外。因此,避免错误的方法之一是不在弄清事实真相前下判断。而真理则是:“我把我的注意力充分地放在凡是我领会得完满的事物上,把它们从其余的、我所理解得糊里糊涂的事物中分别出来。”
第五个沉思系“论物质性东西的本质;再论上帝及其存在”。笛卡尔认为只有一个上帝存在;而且,它过去存在,将来也存在;并且,其他一切事物的可靠性都是绝对取决于它的。
第六个沉思为“论物质性东西的存在;论人的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实在区别”。笛卡尔在这一沉思里充分阐述了他的二元论思想:“我”既是精神的,又是肉体的,一个整体中具有两个“我”。精神具有单一、完整、不可分的属性,而肉体是可以分割的。笛卡尔以“物质性东西的存在”和对“人的灵魂和肉体之间”的沉思结束了他的这一系列沉思。
致神圣的巴黎神学院院长和圣师们 | 反驳和签辩 |
前言 | 第一组反驳 一个荷兰神学家作 |
六个沉思的内容提要 | 著者对第一组反驳的答辩 |
第一个沉思论可以引起怀疑的事物 | 第二组反驳 由多方面神学家和哲学家口述,经尊敬的麦尔赛纳神父搜集的 |
第二个沉思论人的精神的本性以及精神比物体更容易认识 | 著者对第二组反驳的答辩 |
第三个沉思论上帝及其存在 | 按几何学方式证明上帝的存在和人的精神与肉体之间的区别的理由 |
第四个沉思论真理和错误 | 第三组反驳 一个著名的英国哲学家作,和著者的答辩 |
第五个沉思论物质性东西的本质:再论上帝及其存在 | 第四组反驳 神学博士阿尔诺先生作 |
第六个沉思论物质性东西的存在:论人的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实在区别 | 著者对神学圣师阿尔诺先生所做的对第四组反驳的答辩 |
著者对许多神学家、哲学家和几何学家作的第六组反驳的答辩 | 著者关于第五组反驳的声明 |
笛卡尔先生致克莱尔色列先生的信作为对伽森狄先生第五组反驳的主要意见的再答辩 | 对六个沉思的第五组反驳 伽森狄先生作 |
笛卡尔先生致克莱尔色列先生的信作为对伽森狄先生第五组反驳的主要意见的再答辩 | 著者对第五组反驳的答辩 |
哲学背景
笛卡尔作为近代哲学的开创者,他的思想受到了先哲们多方面的启迪。如笛卡尔受柏拉图哲学影响颇深,笛卡尔将柏拉图的回忆说,改造成“天赋观念说”,认为人们具有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它们是上帝赋予的永恒真理。《第一哲学沉思集》的主题就是论证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死。笛卡尔还受到奥古斯丁哲学的影响。笛卡尔和奥古斯丁一样,把“灵魂”和“上帝”作为自己哲学的两大中心概念,把证明上帝存在和灵魂与肉体的区别确立为自己哲学的中心任务。
关于人的存在,奥古斯丁认为,我的存在是通过我的思维来证明的,思维的确实性证明了自我存在的确实性,我在思维是千真万确的。同时,我还会犯错误,这是思维出了毛病,从我犯错误就可以证明我存在;如果我不存在,决不会犯什么错误。因此得出结论,“如果我犯错误,所以我存在”。笛卡尔吸取了奥古斯丁的证明方法,也是从思维的存在来证明我的存在,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命题。这可以说是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命题的思想渊源。
时代背景
笛卡尔生活的时代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一时期科学较前有很大的发展,而宗教的余威尚存。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使人们不耽于迷信经院哲学那种纯粹的信仰的宗教,而要把宗教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基础之上。笛卡尔生活的法国社会,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封建的专制统治已经构成尖锐的矛盾,但法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还很弱小,不足以推翻封建制度,而封建政府也要依赖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自己提供经济来源。对于这种社会状况的反映,笛卡尔作为那个时代的思想代表,他的哲学既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封建神学统治,要求发展科学、发展资本主义的进取精神,同时又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同封建贵族相妥协、在思想上同天主教会相妥协的倾向。这种两面性反映在他的《沉思》一书中,便是以科学的方法论、以普遍怀疑的理性主义精神,一方面,为上帝和灵魂的问题作论证;另一方面,也为物质存在作哲学的论证,为他的形而上学向物理学的过渡作准备。
创作过程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最初是用拉丁文写的,撰写于从1639年1月到1640年3月 ,出版于1641年。笛卡尔在此书公开出版之前,托人把几份样本分送给各派著名的学者: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布斯和伽森狄,维护科学发展的宗教界人士麦尔赛纳和阿尔诺,以及天主教神学家伽泰鲁和布尔登等人,请他们提出批判意见,以便根据他们的意见再做进一步的阐述,然后将驳论和答复作为附录收入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一同发表,从而留下了一份反映当时哲学论争,特别是经验论和唯理论论争的珍贵资料。
笛卡尔先后共收到六组《反驳》,他都针对这些《反驳》做了《答辩》。这样,《沉思集》的拉丁文第一版就包括六个《沉思》、六组《反驳》和六个《答辩》。第七组《反驳》是后来收到的,和《答辩》一起。
作品思想编辑 语音
1论可以引起怀疑的事物
笛卡尔为了论证上帝的存在及灵魂不灭的神学思想,采用了彻底否定一切、怀疑一切的策略,借以从否定中逐步建立他所需要的肯定。他先让自己怀疑自然的存在、自身的存在,继而怀疑上帝的存在。对于感官所获得的一切认识,他统统进行了否定。即使是他正在挥动着的手,他也怀疑是不真实的幻觉。于是一切事物仿佛都是值得怀疑的虚假的幻影,没有一件东西是真实存在的。
2论人的精神的本性以及精神比物体更容易认识
在笛卡尔抛出了怀疑一切的烟雾弹之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既然一切都是可疑的,那么怀疑本身便是不可怀疑的。即,我在怀疑,这是确切可信的。
我的存在既然值得怀疑,而怀疑“我”存在的那个“我”是什么呢?它肯定不是想象,更非感官,但它应该是一种东西,具体来说,“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此即精神。并且,精神较之于飘忽的物质更易于把握。笛卡尔的精神就这样被笛卡尔怀疑出来了。
3论上帝及其存在
上帝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一个非常形而上的问题,它涉及到世界的本原。康德的物自体,牛顿的第一推动力,以及印度教中的婆罗门,均可视为上帝一词的另外表达方式。笛卡尔相信上帝的存在,并进行了一番逻辑论证。既然作为思维而存在的我是己被论证了的存在,但这个“我”又是因何而存在的呢?用笛卜尔的话说“我是从谁那里得到我的存在呢?”“我”当然不是来自父母,它来自一个更高的存在,这个存在是完满而自为的。
笛卡尔在其论证过程中否定了“无”能产生“有”,“我”这样一个存在不是凭空而生的。而“如果我不依存于其他一切东西,如果我自己是我的存在的原因,我一定就不怀疑任何东西,我一定就不再有希望,最后,我一定就不缺少任何完满性;因为,凡是在我心里有什么观念的东西,我自己都会给我,这样一来我就是上帝了。”可是,我在怀疑,且不完美,这样一个既怀疑又有缺陷的东西根本无法产生我,因此,我只能来自至上完满的存在体,即上帝。
4论真理和错误
上帝的创造物—我,却会犯错误。这样就似乎存在一个矛盾,既然上帝是完美的,那么它的创造物也应该是完美的,莫非上帝造物时犯了低级错误,笛卡尔当然不会承认真理的化身—上帝会犯错误,而是认为我只分得了上帝完满性的一部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是完美而无缺陷的。但个体的我却必然存在诸多缺陷,于是错误便难免。可是我仍有无数的理由去感激上帝,因为他“从来没有欠过我什么,”却无私地让我存在了。
5再论上帝及其存在
笛卡尔的沉思继续围着上帝打转,上帝的存在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一百八十度一样无可置疑。
6论人的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实在区别
笛卡尔从怀疑感官实在的方法出发,推导出了精神及上帝,然后又返回到感官,指出物质性的东西也是真实存在的。笛卡尔这一沉思里充分阐述了他的二元论思想。我既是精神(灵魂)的,又是肉体(物质)的,一个整体中具有两个我。精神具有单一、完整、不可分的属性,而肉体是可以分割的。
从理论意义的角度来看,笛卡尔明确地把自我概念作为他的哲学的出发点,从自我出发推论出上帝的存在,继而根据上帝的存在推论出物质的存在。这一逻辑顺序使哲学的重心由本体论向认识论转变,使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即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成为哲学探讨的主题,这是近代哲学主题的重大转变,而笛卡尔是这个转向的肇事者。
同时,笛卡尔对自我和理性的强调有利于突破经院哲学对理性的禁锢,提高自我在宇宙中的地位。过去,自我屈从上帝,理性屈从信仰,而在笛卡尔这里,认识的秩序正好发生逆转,哲学的探求不是先上帝而后自我,而是先自我而后上帝;不是先信仰而后理性,而是先理性而后信仰。笛卡尔所确立的这种自我的“主体性原则”,是文艺复兴以来人本主义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标志着人的主体意识的真正觉醒。以此为开端,西方近代的理性主义哲学家—理性为最高权威和主宰万物的无限力量,试图用理性、精神来克服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精神与肉体的对立,是人的主体性地位得到极大程度的高扬,从而也使近代西方哲学成为主体性哲学。
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对后世哲学有着复杂而又深刻的影响,这不仅表现在它对近代欧洲大陆理性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巨大贡献,还表现在它对胡塞尔的现象学的重大影响。笛卡尔的“沉思”对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普遍怀疑”的方法论方面。
勒奈·笛卡尔(1596.3.31-1650.2.11)生于法国土伦省莱耳市,逝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创立了“欧陆理性主义”哲学。
1.第一哲学沉思集·豆瓣读书
灵山大佛,坐落于无锡太湖边的小灵山上,是规模宏大壮观的佛祖青铜立像。大佛是中国五方五大佛之一,开光时有众多大师前来举办盛...
MOTET品牌源于法国,首次登陆中国,它凭借着浑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对睡眠科技的深度研究,将现代科技材料与古典时尚元素的完美融...
詹俊籍贯饶平,生于广州。1995年进入广东电视台体育部,1997年12月28日第一次解说英超。他于2001年9月正式加盟ESPNSTARSports。...
野山谷景区位于厦门市莲花镇小坪(206省道往安溪方向过龙门隧道1公里处)。中文名野山谷景区地理位置厦门市莲花镇小坪(206省道往...
青年电影手册2016年度华语十佳暨第八届中国电影金扫帚奖颁奖典礼3月19日于北京博纳星辉剧院举行,由潘婕,李学刚,杨正龙主持。2...